【觀察局長的民藝雜記】松本漆器店裡的邂逅


  剛結束為期兩周的長野居遊,帶著一身北國的氣味和半個行李箱的日本民藝品回到台灣。送給同事F的禮物,是在松本中町通上的百年老舖伊原漆器店裡,購買的「山中塗」── 一只朱紅色的櫸木材質汁椀(湯碗)。
松本市的百年老舖伊原漆器店
  除了來自福井縣鯖江市的「越前塗」外,出身石川縣加賀市山中溫泉的「山中塗」,恐怕是日本各大都市百貨公司專櫃中,能見度次高的知名漆器「品種」。
  以品種相稱,是因為在日本這片不大的國土上,就有會津、津輕、木曾、若狹、根來等數十處以漆器著稱的產地──有的以塑形著稱,無論製成木椀、指物托盤、箱子等或曲物便當盒、茶罐等;有的以在漆器上繪製紋樣的「蒔繪」馳名;有的以在漆器上鑲崁金箔、金粉的技法「沈金」為傲。

  長野縣松本市距離另一個漆器重鎮「木曾平澤」更近,為什麼在此我卻選購了「山中塗」?最重要的原因,是石川縣山中的漆器以「木地」取勝,並且擁有全日本首屈一指的挽物轆轤技術。

「山中漆器」影片50秒起即為製作挽物的工序

   和塗漆品質優劣、蒔繪藝術性高低相較,一只碗的形狀能否擄獲使用者的心,只要捧在手上就能分辨──我捧起那只汁椀,想像了一下同事的手掌大小以及她平日的使用習慣,大約十秒就決定是它了。 
   民藝之父柳宗悅曾經寫道,「工藝是實用之物,這個特質與美術並不相同。繪畫是為了觀賞所製作的美術品,不過像衣服、桌子等工藝品,卻是為了被使用所生產的。」
  漆器如此,陶器如此,小至汁椀如此,大至簞笥(櫥也是如此。
  花幾萬塊買個茶碗供在櫥櫃裡的人,實在相當無趣,而且無聊。對吧?

購入山中塗汁椀的現場,每只約日幣三千多元,下排是小孩專用的湯碗

  在石川縣,有所謂「山中的木地」(木地の山中)、「輪島的塗漆」(塗りの輪島)、「金澤的蒔繪」(蒔絵の金沢)的說法,分別說明了三地漆器的強項,各有春秋。

山中漆器(照片來源:石川県挽物轆轤技術研修所
輪島漆器(照片提供:石川県観光連盟)
金澤漆器(照片提供:石川県観光連盟)

漆器是(石川)這個縣的驕傲,能登的輪島是盛產漆器之地,其次是加賀的山中。金澤雖然也是著名的優質漆器產地,然而說起漆器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還是輪島。這裡的漆器工藝有著明確的分工,首先分為木地、指物、檜物三種,即:用轆轤製作出碗型的人,把木板拼合起來製作托盤、盒子的人,以及以檜木為材料製作曲物的人。除了這些由負責素胚的製作者,還要再聯合塗師 、蒔繪師 和沈金師 ,如此製作出各種各樣的漆器。輪島的漆器以塗漆的耐用程度聞名於世,據說其年產值達到三百萬日元之多。現在當地還在製作「行器(ほかい,HOKAI)」 那樣的古風商品,這是一種運輸用具,可以把物品裝在裡面運送,造型美觀、堂皇而有趣。然而,在生活中使用這些手工器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。漆器說起來主要就是碗、膳、盆、重箱等諸如此類的器具,人們對這些生活用品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。總的看來,輪島的產品最近也有退步。如何使漆器的造型豐富、使繪畫鮮活,這點我對工匠們抱有期待。若是能夠堅持正宗的做法來生產,可能比現在的作品表現得更好。
對於漆器來說,營利主義是一大妨礙。為了省事而使用那些小聰明的做法,致使做出來的東西變得愚蠢。山中的漆器就有太過於節省成本的傾向,塗漆很快就剝落或褪色,是漆器產品的大忌。敷衍別人的人,一定會有失去信用的一天,器物也是同樣的道理。山中地區所說的「吉野繪」 將芙蓉紋描繪在碗和木皿上,乃從古代延續下來的紋樣,如今已經完全成為一種特定的造型。在紋樣的創造力整體衰退的今日,有這樣的傳統紋樣存在,就算缺少了一些新意,也應該將其視為日本固有的事物,加以重視才對。
──柳宗悅 《民藝之國日本》 



伊原漆器専門店

地址:〒390-0811 松本市中央2-10-16
TEL:0263-32-0449
營業時間:上午9:30~下午6:30
公休:每週三

貓局長下台一鞠躬

No comments

Powered by 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