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長野特集】長野吃透透,但蟲蟲大餐是怎麼回事~?


  上回介紹完長野的基本身家資料後,到長野「居遊」之前,還得好好認識一下長野美食才行,畢竟「食衣住行」裡,吃可是排第一的呢!
  擁有好山好水這個先天條件的長野,擁有豐富的四季物產,話不多說馬上來迅速掃描一下~~~

  • 味噌

  說起信州味噌,可說是日本代表性的味噌之一,屬於顏色較淡、偏鹹的米味噌。在日本超市的架上幾乎都能發現它的存在,擁有高達四成的市佔率!

  而信濃國生產味噌的歷史,可追溯至鎌倉時代。到了戰國時期,信濃國的大部分國土都在甲斐國武田氏的統領之下,由於兩國都不靠海,當時的鹽十分珍貴,武田信玄便鼓勵生產味噌,以替代鹽。信濃國本身擁有優質的米和大豆,加上日夜溫差大的內陸氣候,種種優勢條件讓味噌製作一舉普及開來。到了近代因為關東大地震的關係,信州味噌進入首都圈的市場,有了聞名全日本的成績。

りな(@riyy2)分享的貼文 張貼
創業於天保三年(1832)的萬年屋,位於松本城下町,一百八十多年來持續守護著傳統老味道。
本店甚至保留了松本城廢棄的護城河及土壘遺跡。

  • 芥末(山葵)

  長野縣安曇野市一帶,使用北阿爾卑斯山脈豐富雪水栽種山葵,清澈沁涼的雪水就連盛夏時水溫也不超過15度,加上氣候涼冷的優勢,也難怪「安曇野山葵」能名列日本三大山葵之一。

廣達15公頃的「大王わさび農場」更是一年有120萬人造訪的熱門觀光景點。
開發的芥末相關產品之多元,更是讓人大開眼界。

  • 野澤菜

  野澤菜產於以野澤温泉村為中心的信越地方,通常用來製成漬菜,尤其產地吃到的野澤菜醬菜顏色偏茶色,與當作伴手禮的鮮綠色野澤菜完全不同!

與芥菜同屬的野澤菜,在味道、口感都和台灣的雪裡紅有幾分相似

  • 水果

  長野生產的水果,舉凡蘋果、葡萄、杏桃、藍莓等等,族繁不及備載,是出了名的水果王國。種植地有八成以上超過海拔500公尺,日夜溫差大的內陸型氣候、全日本數一數二的日照時間,讓水果的美味濃縮在一起。加上長野縣域狹長,南北橫跨212公里,讓能種植的品種更加多元!


(圖片來源:旅モニ

  • 蕎麥麵

  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蕎麥麵,其實發源自信州!在此之前,蕎麥麵團普遍都做成類似麵疙瘩的「すいとん」或擀薄煎成煎餅。
  山地栽培加上日夜溫差大的氣候(這個條件還真是孕育出無數物產啊!),種種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蕎麥,讓長野這個不適合稻作的地方有了新出路。蕎麥麵便於江戶時代由本山宿為中心,推廣至日本全國。

  另外,也必須提到和岩手碗子蕎麥麵(わんこそば)、島根出雲蕎麥麵,共列日本三大蕎麥麵的「戶隱蕎麥麵」!長野市戶隱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山嶽信仰和修煉道的聖地,據說戶隱蕎麥麵就是傳自這裡的修行者。

「十割ざるそば 七ぼっち」 戸隠流そば打ち処實徳(みのり) - 京都
戶隱蕎麥麵特有的盛裝方式「束盛」。戶隱山區的好水,據說就是戶隱蕎麥麵的美味秘密。


  • 栗子

  鼎鼎大名的「小布施栗」其實產量並沒有想像中的多,靠著松川的扇狀沖積地、酸性土壤和氣候,讓這裡的栗子擁有聲名遠播的好品質,在江戶時代甚至是獻給將軍的上貢品呢!

Tama(@rin5mura)分享的貼文 張貼
飽滿的小布施栗和小巧的姫蘋果,擺在一起還真讓人大小錯亂啊!


  • 生馬肉(馬刺し)、蜂蛹(蜂の子)

  這兩樣都是來自伊那市的特產,對台灣人來說應該都屬於「怪怪美食」,所以這裡就擅自把它們歸在一起了。

我去了一趟信州鄉土料理店。「這下子應該全都是信州菜了吧!」沒想到一看菜單,發現——唔哇!蝗蟲、沙沙蟲(ザザムシ)、蜂蛹……根本就是昆蟲大遊行。問題是我不能在這裡退縮,只得鼓著鼻孔吃蟲子(淚目)。「咦?還不錯嘛。」是的,蜂蛹有Q彈的口感,黏稠鮮甜……
據說這是因為沒有海洋的長野縣民過去為了補充蛋白質,因此捕捉當地的昆蟲當作食物。昆蟲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所以這樣的飲食文化聰明又合理。
── 井上咲子、永濱敬子《味自慢! 日本47都道府縣美食地圖》

特別找了一張看起來沒那麼「具體」的佃煮蜂蛹(汗)

  至於生馬肉,一般都會認為是熊本特產,但其實長野縣南部的飯田和伊那地區都有食用馬肉的習慣,長野甚至是僅次於熊本、馬肉年消費量第二的地方,當地還有一種名為「おたぐり」(燉煮馬腸)的鄉土料理。

  • 御燒(おやき)

  這個像水煎包又像包子的料理,是長野人最熟悉、最勾起他們鄉愁的家庭料理。御燒同樣也是不適稻作的環境下,孕育出來的,在蕎麥麵團中包進野澤菜、茄子等當地蔬菜,煎烤而成的小點心,直徑約8~10公分。

ⓡⓘⓝⓐ(@rinaaaaa28)分享的貼文 張貼
首推「いろは堂」,在本店可以品嘗到團爐裏現烤的美味御燒。
照片上的是南瓜和野澤菜口味。


  • 山菜、菌菇

  充滿山山水水的長野,當然也有很多大自然賜予的美味,春天採摘山菜、秋天豐收菌菇,還有什麼比這更富足的呢?

  山菜舉凡莢果蕨(コゴミ)、土當歸(山ウド)、楤芽(たらの芽)、蜂斗菜梗(生ふき)、蜂斗菜花芽(ふきのとう)等等,光是拿來炸成天婦羅,就能品嘗到山林的香氣!

超市就能買到形形色色、你可能從沒看過的新鮮山菜

  當地甚至還有採摘山菜、菌菇的遠足行程(http://www.sundayplanning.com/mountain/),學過一輪你也可以當黃金傳說0円生活的主角了!
  
  只能說長野各種樸質的鄉土料理,真的是很撫慰人心啊~~~不愧是最幸福的長野縣!



  本篇不小心有點囉唆(可見長野的美食實在太多了~~~),介紹了這麼多長野美食,不知大家是否正在捶心肝自己人在台灣呢?
  別擔心,接下來就介紹一道在台灣就能重現長野家鄉味的料理給大家,而且絕對沒有摻入任何奇奇怪怪的食材(?)

  那就是來自北信的靈魂美食——韭菜煎餅(せんべい)!!!

在長野縣,特別是氣候寒冷難以收成稻米的北部,盛行以麥類等製成的料理,例如上述的蕎麥麵。加上韭菜四季都能收成,便衍生出像韭菜煎餅這樣的食物,從江戶時代末期流傳至今。
  聽到日文的「せんべい」(仙貝),還以為是韭菜口味的餅乾,沒想到是外型酷似韓國煎餅的料理。原來是因為這道料理常用來當作農作的點心,才取了這樣的名字。

  甜甜鹹鹹的味噌調味,讓人欲罷不能!是在《妙國民糾察隊》(秘密のケンミンSHOW)也曾介紹過的長野美味!


■材料
・韭菜 100g(約一把)
・低筋麵粉 100g 
・蛋 2個
・味噌 2大匙
・砂糖 2大匙
・水(或鮮奶) 180cc
・沙拉油 少許

  吃也吃飽了,下回該來大買特買了!

局長表示:我肚子餓了~上菜啦~~~

No comments

Powered by 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