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何姵儀
多和神社(たわじんじゃ)位在香川縣讚岐市志度,為式內社(即記載於《延喜式神名帳》的神社),社格為讚岐國三宮,在香川縣屬於地位第三高的神社。祭祀的主神為速秋津姫,別名水戶神,也就是海港之神。日本古代的港口均設置在河口,故水戶神亦為河口之神。古時人們相信河川可以沖去不淨,因此速秋津姫亦也是祓除之神。
多和神社原本位在志度寺境內,也就是今日寺院後方的海女之墓附近。1479年,志度寺慘遭祝融,多和神社受到波及。1671年,高松藩藩主松平賴重重建志度寺的同時,以前任國主生駒家的狩獵場為地,將多和神社遷移至此。
每年到了秋季,日本各地紛紛舉辦祭典向神明表達豐收之禮,因此多和神社每年於十月第二個六日舉辦的秋季例大祭,也就成了志度地區秋天最具代表性的風景詩。
讚岐市志度地區劃分為:
當天負責扛抬神轎的男性淨身之後身穿白衣,先由六十歲的男性扛著神轎從多和神社出發,走到山下與太鼓台會合之後,繼續前往御旅所。各組太鼓台輪流抵達御旅所之後,除了看準時機,左右反轉太鼓台之外,最精彩的表演,莫過於將重達八百公斤、長達十二公尺的龐大太鼓台交給八位壯丁,高舉旋轉的「ねり奉納」。
八組太鼓台輪番上陣之後,接下來就是由四十二歲的男性負責將神轎扛回多和神社,同時各組壯丁也會拆下太鼓台的轎頂,裝上燈籠,將其改裝成「提灯ちょうさ」,隨同神轎返回多和神社。
別以為多和神社的例大祭這樣就結束。本祭的高潮,就是晚上九點左右神轎與太鼓台經過琴電志度車站與JR志度車站的這個時刻!金光閃閃的神轎與紅燈高掛的八組太鼓台齊聚交會,多達數千名的扛轎男丁與觀眾更是將車站前方的道路擠得水洩不通,這就是例大祭的高潮好戲,撞轎(かきくらべ。或稱「鉢合わせ」)。眾人一邊高唱伊勢音頭,一邊高聲吶喊,熱絡的程度或許不如愛媛松山的喧嘩祭與新居濱的太鼓祭,但是熱鬧又緊張的氛圍,照樣將整場祭典的氣氛帶到最高峰!
無奈的是,今年明組與魁組在志度車站前進行撞轎的時候,卻出現了挑釁甚至破壞對方燈籠的舉動;同一時段在市公所前的寶組與旭組,則是按照傳統規則進行撞轎。何謂熱鬧,何謂火爆,就以下這支影片來看,一目瞭然。
秋祭,本應為感謝神明賜予恩澤而進行的神事,然而卻出現如此憾事,以前甚至有人因此而傷亡,任誰都不樂見。為了不讓多和神社例大祭與惡質祭典畫上等號,相信志度地區的居民,明年一定會避免相同情況再次發生,讓前來與會的所有人都能夠樂在其中。
多和神社(たわじんじゃ)位在香川縣讚岐市志度,為式內社(即記載於《延喜式神名帳》的神社),社格為讚岐國三宮,在香川縣屬於地位第三高的神社。祭祀的主神為速秋津姫,別名水戶神,也就是海港之神。日本古代的港口均設置在河口,故水戶神亦為河口之神。古時人們相信河川可以沖去不淨,因此速秋津姫亦也是祓除之神。
![]() |
多和神社
|
多和神社原本位在志度寺境內,也就是今日寺院後方的海女之墓附近。1479年,志度寺慘遭祝融,多和神社受到波及。1671年,高松藩藩主松平賴重重建志度寺的同時,以前任國主生駒家的狩獵場為地,將多和神社遷移至此。
![]() |
位在志度寺後方的海女之墓。讚岐市指定史跡 |
![]() |
海女之墓裡的五輪塔群 |
每年到了秋季,日本各地紛紛舉辦祭典向神明表達豐收之禮,因此多和神社每年於十月第二個六日舉辦的秋季例大祭,也就成了志度地區秋天最具代表性的風景詩。
![]() |
眾人齊舉太鼓台的明組 |
- 魁組(さきがけぐみ)
- 旭組(あさひぐみ)
- 明組(あけらかぐみ・あきらかぐみ)
- 幸組(さちぐみ)
- 豐組(とよぐみ)
- 寶組(たからぐみ)
- 勢組(いきおいぐみ)
- 鳳組(おおとりぐみ)
這八組每年會輪流擔任「當家(とうや)」一職,負責領導神轎遊行。
![]() |
御花御禮 捐錢給各組的人均會收到一張謝卡,這麼做也能夠預防不肖人士斂財 |
多和神社秋季例大祭為期兩天,第一天是宵祭,第二天是本祭。宵祭這一天主要進行祓除儀式,各組壯丁推著太鼓台(當地稱為「ちょうさ」或「長竿」),一邊敲打太鼓、唱誦伊勢音頭,一邊巡遊志度地區,並且與五組讚岐舞獅齊聚在市公所前,展現太鼓台神聖莊嚴的模樣。同一時段,各組的孩童會在所屬的地區一邊打鼓,一邊推著小型的太鼓台巡繞。
![]() |
推著小型太鼓台在所屬地區巡遊的孩童(寶組) |
除了在市公所面前獻舞,讚岐舞獅亦會走訪各家各戶,消災祈福。當地人相信家裡的孩童如果象徵性地讓舞獅咬一口的話,就可以消災解難,茁壯成長,不過年紀尚小的孩子看到舞獅,通常都會嚎啕大哭,甚至落荒而逃。
![]() |
為家中的孩童消災解難的舞獅(魁組) |
到了傍晚,拆下轎頂的太鼓台掛上燈籠之後,扛轎的壯丁一邊繼續唱著伊勢音頭,一邊走回自己隸屬的地區。香川各地不難找到獨具特色的太鼓台,但唯有志度地區的太鼓台會改裝加上燈籠,到了夜晚,氣氛格外不同。
![]() |
宵祭之夜巡繞所屬地區的太鼓台(寶組) |
隔天就是重頭戲的本祭,「御幸祭」。在社殿完成祭神儀式之後,便要恭請神明入轎前往位在志度寺旁的「御旅所」,也就是神明搭乘神轎時中途的休憩之處。扛抬神轎的人,必須是當地出身,而且該年年紀分別為六十歲與四十二歲的男性。
![]() |
左右翻轉太鼓台為此處祭典的特色 其他地區均以太鼓台過重或者是橫柱過長為由而作罷 |
當天負責扛抬神轎的男性淨身之後身穿白衣,先由六十歲的男性扛著神轎從多和神社出發,走到山下與太鼓台會合之後,繼續前往御旅所。各組太鼓台輪流抵達御旅所之後,除了看準時機,左右反轉太鼓台之外,最精彩的表演,莫過於將重達八百公斤、長達十二公尺的龐大太鼓台交給八位壯丁,高舉旋轉的「ねり奉納」。
![]() |
由八位壯丁高舉並且旋轉太鼓台的「ねり奉納」(魁組) |
八組太鼓台輪番上陣之後,接下來就是由四十二歲的男性負責將神轎扛回多和神社,同時各組壯丁也會拆下太鼓台的轎頂,裝上燈籠,將其改裝成「提灯ちょうさ」,隨同神轎返回多和神社。
2016年多和神社秋季例大祭本祭(明組)
別以為多和神社的例大祭這樣就結束。本祭的高潮,就是晚上九點左右神轎與太鼓台經過琴電志度車站與JR志度車站的這個時刻!金光閃閃的神轎與紅燈高掛的八組太鼓台齊聚交會,多達數千名的扛轎男丁與觀眾更是將車站前方的道路擠得水洩不通,這就是例大祭的高潮好戲,撞轎(かきくらべ。或稱「鉢合わせ」)。眾人一邊高唱伊勢音頭,一邊高聲吶喊,熱絡的程度或許不如愛媛松山的喧嘩祭與新居濱的太鼓祭,但是熱鬧又緊張的氛圍,照樣將整場祭典的氣氛帶到最高峰!
無奈的是,今年明組與魁組在志度車站前進行撞轎的時候,卻出現了挑釁甚至破壞對方燈籠的舉動;同一時段在市公所前的寶組與旭組,則是按照傳統規則進行撞轎。何謂熱鬧,何謂火爆,就以下這支影片來看,一目瞭然。
撞轎
秋祭,本應為感謝神明賜予恩澤而進行的神事,然而卻出現如此憾事,以前甚至有人因此而傷亡,任誰都不樂見。為了不讓多和神社例大祭與惡質祭典畫上等號,相信志度地區的居民,明年一定會避免相同情況再次發生,讓前來與會的所有人都能夠樂在其中。
【2017年多和神社秋季例大祭完整紀錄】
宵祭
渡御行列
還御行列
No comments